浙江舟山定海区,坐落于海岛丘陵地带,城区背靠东山、长岗山等5座山丘,面朝海湾。依山临海,一条25公里长的景象路悬于山腰,串联“五山”,似长龙盘卧云雾之中,名曰“东海云廊”。廊道散步,近观青山翠林,远眺碧海城景,兼得山海之胜、人文之美,风景绝妙。还有更妙之处,这风景背面竟藏着一套城市防洪排涝工程——“五山水利工程”。
图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“东海云廊”景象。 定海区委宣传部供图
“森林掩盖着18.3公里截洪渠,山里3座水库间建造有联库隧洞,贯通为一体。”五山水利馆工作人员季培春,指着山壁下一排蓝色方形井盖,提醒其间“玄机”:当汛期雨至,水流顺山进入井盖下的截洪渠,再被引进水库,既可认为这个海岛城市存留名贵的淡水,又能够及时经过水位调控分洪排海。
山上几个工程体系协同运转,基本解决了城区上游山体来水引导问题。“这就比如疏通了定海排水的大动脉。可是,假如毛细血管堵着,一旦暴雨来袭,仍会构成内涝。毛细血管在哪里?就在城区的地下。”跟着季培春的介绍,记者把目光投向山脚下、海湾畔那片密密麻麻的楼宇、绿荫映衬的大街。首要路途下,总长41.8公里的大断面箱涵,与地下管道一同,构成骨干排水网。老旧小区等已堵、易堵的地下管网,经过改造扩容,与总体系联接。
不只疏通“血管”,这套工程还为排水打上“强心针”。在城区3条首要河道上,3座新建的强排泵站,能够用每秒32立方米的速度经过地下压力涵管敏捷把河水抽排进大海,不到3小时,就能将城区首要河道的蓄水悉数排出。水泵能够像“心脏”相同一向有力跳动,24小时不间断行洪。
“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现在咱们的城市像海绵相同,在适应环境改变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十分杰出弹性。”定海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徐国中做了个形象的比方。
“这在曩昔是不行幻想的。”徐国中回想道,因坐落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,三面环山、一面向海,定海的降水会集且易受飓风影响呈现暴雨,加之丘陵多,河道蓄水量小,城区一度饱尝洪涝之苦。2019年10月,飓风“米娜”登陆,短时强降雨构成老城大面积内涝,8.9万人受灾,光受淹的轿车就有7000多辆,直接经济丢失超11亿元。沉重丢失令人痛心,更让定海人下决计治水。当年年末,“五山水利工程”全面布置施行。
接连奋战的1200多个日夜,建造者们阅历了分洪隧洞最终贯穿的难忘时间,打赢了迎汛期箱涵提早60多天通水的攻坚战争……2022年9月,飓风“梅花”正面登陆,应急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的“五山水利工程”,饱尝住了特重等级风雨的实战检测,城区仅呈现10多处小面积积水,并且多在半小时内排空。
现在,“五山水利工程”能够阻拦引导70%的山洪,河道应急排涝才能较本来提高80%以上,一起,新增城区调蓄水量530万立方米,相当于城区居民约3个月的用水量。“刚刚曩昔的飓风‘竹节草’给全区带来了220毫米降水。‘五山水利工程’拦蓄入库水量近200万立方米,强排泵站排水入海量118万立方米”,徐国中弥补道,“不只城市没有受淹,水库还经过联库隧洞调蓄淡水近百万立方米,把水患变水利。”
图为2023年6月23日,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“东海云廊”的“最美天空跑道”,来自全国各地的711位选手参加山地半程马拉松挑战赛。 中新社发 姚峰/摄
治水之效,终归于民。施工便道被保存下来进行修整、美化,山洪来水会集处变为景象瀑布,施工挖出的原石堆砌成布景小品,截洪渠涵管余料被改造为休闲椅,山山有主题景象,步步有精巧景致——水利工程的“副产品”成了“东海云廊”。
“东海云廊”22个出入口掩盖全区各首要小区,沿途布局野外智能健身房、足球公园、科普展馆、图书馆等设备,市民多了一条健身路;举行马拉松、文化周、特征集市等活动,打造“坐看山海、行于云廊、徜徉古城”旅行体会,城市多了一间会客厅。2023年5月全线注册以来,“东海云廊”累计招引超800万人次旅行体会。在旅行带动下,2024年“东海云廊”周边村镇的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加31.19%,经营性收入同比增加38.09%。
既是城市的安全屏障,也是靓丽风景线,防洪治涝的水利工程与绿水青山的惠民美景双向奔赴、合而一体,这个水利工程不简单!
上一篇:水利铁军谱写引水兴水治水新篇章